|
| 「網路日誌」原本應該叫做「web log」,或連在一起成為weblog。假如再從中間切開,就會成為「we blog」兩個字,可以解釋成「我們部落格」。【世界日報╱陳漢平】 |
|
|
| |
| | 網際網路,如今已經無所不在。
在網路世界裡,人類就像是回到太古洪荒的時代,在一望無際的遼闊草原上,要重新建立起一種新的文明。
文明的起源,是一些不同族群的人,會依照不同的感情和興趣,在草原上的不同區域,建立起一個一個各具文化特色的小小部落。
這些部落各有各的風格,逐漸形成了一些「部落格」。
只是網路上「部落格」的名稱,卻並不是導源於此。「部落格」這個名稱,當然是翻譯自英文的blog一詞。
blog在英文中也是一個新的名詞,直接翻譯出來可以譯作「網路日誌」,或簡稱為「網誌」。
log原本是船隻的「航海日誌」,最早可能是用水手小刀刻在木塊(log)上,因此得名。後來引用到飛機上。到了電腦時代,電腦操作人大概是想像自己坐在太空船上,也引用這個字當作「日誌」。
但是「b」字又代表什麼呢?「網路日誌」為什麼不叫做wlog、ilog或elog,而要叫做blog?恐怕許多人心中都會感到有些不解。
「網路日誌」原本應該叫做「web log」,或連在一起成為weblog,意義很清楚,字卻嫌太長。假如再從中間切開,就會成為「we blog」兩個字,可以解釋成「我們部落格」。
這時就可以順理成章地將we「我們」兩字刪除掉,只剩下blog「部落格」,簡單而明瞭。
網路上的「部落格」,就像草原上的部落一樣,經常保留著一些原始的風味,不太受一般世俗禮教的約束,這樣有時反而可以發揮出個人的才華和想像力,進而發展出一個部落獨特的語言、歌舞、文化和風俗習慣。
探訪這些「部落格」的人,也因此而有機會體驗到一場像是環球旅行的奇異經歷。
於是這個新興的「部落格」發表方式,就超越了以前的「個人網站」或「個人網頁」,而成為網民們的最愛。
網路上的「部落格」,有時也會被翻譯成「博客」。
人生在世,原本就是一個行色匆匆的旅客。整個網際網路,就像是武俠小說上所描寫的小小江湖,在夕陽、古道、草原之間,行人不斷。其中有孤單落寞、踽踽獨行的天涯孤客,有孤芳自賞、自命不凡的詩人墨客,也有快意恩仇、藝高膽大的江湖過客。
而網路上的部落格,就像是坐落在大路旁的一些小店,在招攬著過路訪客的光臨和照顧。當然他們所企圖推銷的,並不一定是有形的商品,也可能是無形的觀念、意見、興趣、愛好和心情故事。而他們的目標,也並不一定很認真,說不定只是想博客一看、博客一笑、博客同情或博客支持而已。
那麼,「部落格」和「黃金」之間,究竟又有什麼關係呢?如果此刻您已經聯想出來了,那麼您的聯想力和想像力必然是高超過人。因為「部落格」和「黃金」之間的關係,我並不是靠想像出來的,而是偶然從玻璃鏡中看出來的。
所謂「玻璃鏡」,其實只不過是一面反光的玻璃牆,玻璃牆上反映出我桌上電腦的螢幕畫面。
螢幕畫面上的「blog」一字,經過了「玻璃鏡」的反射,就成為一個「gold」字。
「部落格」也就因此而轉換成為「黃金」。
根據我在網路上的經驗,網路上的「部落格」中,經常會出現像這樣令人驚奇、出人意外和始料未及的一些信息,使一些看來尋常的陳述、意見和告白,在一些特殊的時空環境之下,激發出不平常的火花,進而轉換成為一些珍貴的經驗和靈感。
由此可見,網路「部落格」的價值,是不能輕估的。探訪「部落格」的訪客,也經常要懷著一種「尋寶」的精神。
【2007-05-18 世界日報 副刊】
|
| |
| |
|
|
| |
| 陳漢平,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,並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 UCLA 電腦博士學位,為傑出電腦科學家,及矽谷成功創業者。
閒暇之餘愛好寫作,科學是他的專業,文學是他的嗜好。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