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它不妨叫做《水星報》,藉以和未來的宇宙接軌;也不妨叫做「神使報」,藉以紀念「諸神信使」墨丘利;更不妨叫做《水銀報》,藉以紀念開拓聖荷西的歷史和先民。【世界日報╱陳漢平】 |
|
|
| |
| | 今日的世界,確實已經成為一個息息相關的地球村。不僅在歐美國家中,經常會看到華人的足跡。在華人聚集的亞洲國家中,也經常會看到歐美人士的身影。
歐美人士在亞洲,不僅會出現在機場、旅館和餐廳,也會出現在大街小巷,或開著汽車被堵塞在路上的車流裡。由此可見,許多亞洲國家,國際化和環球化的程度,已經到了相當的標準。
有一次我在旅途中,在亞洲國家的電視上,看到了一則有關矽谷的新聞,心中感到特別親切。那種感覺,就像是在矽谷的電視上,看到了華人的新聞一樣,有一種「他鄉遇故知」的喜悅。那則新聞裡,提到消息的來源,是來自矽谷的《水星報》。
《水星報》是矽谷的一家英文報,每次如有重要的矽谷新聞,經常被世界各地的各種媒體轉載,包括廣播、電視、報刊及網路。而各地的華文媒體,通常將這家報紙的名稱,翻譯為《水星報》。這家報紙的英文名稱Mercury,原本就可以翻譯為「水星」,它也可以翻譯為「水銀」,另外它還有一個涵義,就是希臘羅馬神話中的「諸神信使」墨丘利。
水星是太陽系中,刪除掉冥王星之後的八大行星之一,也是距離太陽最近的行星。在中國,它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,被命名為「水星」。
加州陽光普照,被稱為「黃金州」,與太陽距離很近。並且濱臨太平洋,近海得水,水質尤佳。再加上矽谷以高科技為重心,目前與世界接軌,將來更要與宇宙接軌。它的報紙,如果稱為《水星報》,可以說相當恰當。
在西方,太陽系的八大行星,除了地球之外,都是以一個希臘羅馬諸神的名字作命名。在一個夏天的夜晚,如果仰望天空,萬里無雲,星辰閃爍,您想一想,那種景象,典雅而羅曼蒂克,真說不出有多麼「希臘羅馬」。
金星是愛神維納斯,火星是戰神馬爾斯,木星是主神朱比特,土星是農神沙騰,而水星則是「諸神信使」墨丘利。
「諸神信使」墨丘利,行動迅速,是諸神中的飛毛腿,負責在諸神之間,傳送信息。他可以說是太陽系中,新聞傳播事業的始祖。因此在中世紀的歐洲,就有早期的草創報刊,用「墨丘利」的名字,當作新聞報刊的名稱。
這麼說來,《水星報》其實說不定應該翻譯作「神使報」、「信使報」或是「墨丘利報」。
那麼,它可不可能會應該要翻譯作《水銀報》呢?
加州的天氣溫和,而水銀是溫度計的材料,兩者之間當然有一點關係。另外,水銀是無孔不入的,而新聞媒體,在採訪的時候,在傳遞傳播的的時候,也需要鍥而不舍,甚至無孔不入。因此,它和水銀之間,也有著不可解的因緣。
依照《水星報》自己的說法,它的名稱真正的涵義,其實應該是「水銀」。
原因並不是想要做矽谷的「溫度計」,也不是想要「無孔不入」。主要原因,是因為在十九世紀中葉,矽谷的聖荷西一帶,由於發現了豐富的水銀礦源,而激發出一場「淘水銀熱」,並建立起一個全美國最大的水銀礦場。這場「淘水銀熱」,和舊金山的「淘金熱」,幾乎是同一個時期。並且依照當時的採礦技術,在同一個礦穴,可以同時開採黃金和水銀,事半而功倍,經濟效益更是大增。
而今日的《水星報》,就是成立於十九世紀中葉,當年就是為了供應新聞資訊,服務於當時的水銀礦區而發展出來的。因此可以說:《水星報》其實應該是《水銀報》。
只不過當年的「淘金熱」與「淘水銀熱」,如今都已不再。今日的聖荷西,只有「淘矽熱」和「淘網熱」。
全世界各地的人們,對矽谷所關心的,主要是它最新的科技發展,至於它的報紙,究竟應該是《水星報》、《水銀報》還是「神使報」,其實並不是那麼重要。
它不妨叫做《水星報》,藉以和未來的宇宙接軌;也不妨叫做「神使報」,藉以紀念「諸神信使」墨丘利;當然,它更不妨叫做《水銀報》,藉以紀念當年篳路藍縷,開採水銀礦產,並且開拓聖荷西的歷史和先民。
【2007-05-30 世界日報 副刊】
|
| |
| |
|
|
| |
| 陳漢平,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,並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 UCLA 電腦博士學位,為傑出電腦科學家,及矽谷成功創業者。
閒暇之餘愛好寫作,科學是他的專業,文學是他的嗜好。
| 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