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 | 清純少女,為什麼會愛上吸血鬼少年呢?這個令人百思不解、深感扼腕的現象,事實上就是「吸血鬼」故事,多年來一再造成轟動的主因。【世界日報╱陳漢平】 |
|
|
| |
| | 美國暢銷書排行榜上,在《哈利波特》後,目前又出現一套超級暢銷書系列,名為《暈光》(Twilight),已經出到第四集,每一集都名列前茅。在亞馬遜網站上,更有四集同列前十名的盛況,銷售量已超過五百萬冊。第一部《暈光》電影並已開拍,即將在2008年底上映。
《暈光》的主角,是一位清純少女,在偏遠小鎮上,愛上了一個吸血鬼家族的少年,由此演發出錯綜複雜的情節。
吸血鬼題材,從小說到電影,一直擁有很大市場占有率。特別對青少年,驚悚小說自有它的吸引力。喜劇令人歡笑,悲劇令人感動,驚悚劇則觸動另一條神經,令人驚嚇恐懼,出一陣冷汗,也算是一種另類的調劑。
這就像吃了甜食鹹食,也想嚐辣味酸味。也像過節,有溫馨的感恩節、聖誕節,也有惡作劇的萬聖節。
追溯起吸血鬼小說的淵源,就要回到二百年前,詩人拜倫和雪萊的年代。第一部吸血鬼小說,是詩人拜倫,和他的私人醫師波利多雷(John William Polidori)的聯合創作。
那年夏天,雪萊和未婚妻瑪莉,到瑞士湖畔,去探訪拜倫。他們被綿綿細雨,困在湖畔別墅。當時還有瑪莉的妹妹克萊兒,和拜倫的私人醫師波利多雷,五個人都是二十歲上下。
當時,拜倫提議,大家比賽寫恐怖小說。於是瑪莉雪萊寫出了第一部科幻小說《科學怪人:富蘭肯斯坦》。
詩人拜倫也不甘示弱,構思出一篇吸血鬼故事的片段。波利多雷根據片段,寫出了第一部吸血鬼小說,發表時卻被出版商誤為拜倫作品,拜倫才又親自撰文澄清。
第一部《吸血鬼》主角「盧思凡爵士」的造型,可能是影射「拜倫爵士」本人,身材清瘦,臉色蒼白,身穿黑色長禮服,神祕、深沉、優雅,對女性帶有吸引力。
清純少女,為什麼會愛上吸血鬼少年呢?這個令人百思不解、深感扼腕的現象,事實上就是「吸血鬼」故事,多年來一再造成轟動的主因。
愛情,原本就是一種魔力,經常令人難以抗拒。它會使柔弱者,倏然堅強,發揮驚人超能力。也會使才智過人者,身心崩潰,變成不堪一擊。
吸血鬼們通常有尊貴地位、充裕財富,加上儀表優雅、風度翩翩,展現出高尚的禮節、品味,不到最後緊要關頭,絕不會輕易張開血口、露出尖牙,作致命的一咬。
在現實生活中,也有所謂「男人不壞,女人不愛」的說法。有些男士,雖然個性孤僻、行為乖戾,但是奇怪得很,對某些清純少女,他們卻具有某種致命吸引力。女士會如飛蛾撲火,死心蹋地愛上他們。
因此這樣的人,才會被稱為「少女殺手」、「熟女殺手」,甚至「師奶殺手」。
這種現象,除了藉助於吸血鬼傳奇故事,很難找到合理的解釋。
詩人拜倫,無疑是典型「殺手級」作家,在當年才會被影射為「吸血鬼爵士」。
現代社會中,「殺手級」的影星、歌星、運動員,更是不勝枚舉。無辜受害的清純女子,也與日俱增。
在某些人眼中,潛藏的殺手級吸血鬼,也包括了許多舉止優雅的商場人物、政壇人物、學界人物。
當然,吸血鬼並不限於男性,也不限於年齡。遇到「女吸血鬼」,她們就是「男士殺手」,受害者就是無辜男士。
根據「吸血鬼」傳說,被咬到的人,自己也會變成吸血鬼。這可以解釋某些情場受害、失血甚多的人,後來為什麼反而成為感情上的惡魔。
吸血鬼中有壞人,也有好人。《暈光》系列的男主角,就是善良吸血鬼,他為了拯救女主角,和另一群追逐而來的壞吸血鬼家族,在小鎮上,展開了魔界大戰。
●
吸血鬼雖然到處貽害,而傳說故事中,他們對劇中清純少女,卻經常是一片真心。他們對女主角之所以緊追不捨,其實真的是出於癡情的迷戀。
史上最著名的吸血鬼,是愛爾蘭小說家史托克(Bram Stoker)筆下的「德古拉伯爵」(Count Dracula)。德古拉伯爵原本是十字軍的英勇將領,他的愛妻卻因誤聞惡耗而跳城殉情,德古拉哀傷絕望,痛恨天地無情,化身成為魔法無邊的吸血鬼。
德古拉因為「心中無愛」,就不會死,也不會老,只是喪失「愛」和「被愛」的能力。將來他必須遇到一位清純少女,真心愛他,甘心讓他吸取新鮮人血,他心中才能夠重燃愛火,重滋愛苗,再獲新生。
「德古拉伯爵」在後世演發出一系列作品,其中有一部電影名為《一咬鍾情》(Love at First Bite)。對有些人而言,愛情原本就是一種痛苦,因此才會說:「妳是我心中永遠的痛。」
在現實生活中,德古拉的故事,也經常重演。有些人就是情場失意,才心灰意懶,失去生活重心,對人失去愛心,對學業事業,失去熱誠。這種現象,可以稱為「吸血鬼症候群」。
因此每一個吸血鬼,內心深處,都有一些不為人知的難言苦衷。他們的一生,可能經歷了愛戀、崇拜、迷惑、猜疑、寂寞、飢渴的種種心路歷程。
當代暢銷女作家安萊斯,有系列小說「吸血鬼列傳」(The Vampire Chronicles),第一部是《夜訪吸血鬼》(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),就使用很細膩手法,描寫出吸血鬼們的心聲。
《夜訪吸血鬼》的電影版,由湯姆克魯斯和布萊德彼特兩大俊男聯合主演。他們當然是不折不扣的「少女殺手」。
吸血鬼小說電影,雖屬於「驚悚類」作品,卻也經常被歸於「科幻類」。按理說,它們應該只有幻想,而沒有科學根據。不過,仔細推敲,驚悚類和科幻類的讀者觀眾,其實是重疊的同一群人。導演、演員、製片,興趣也很相似。那麼,作者編劇呢?
以《暈光》為例,它的作者──女作家史蒂芬妮‧梅爾(Stephenie Meyer),除了《暈光》系列四集外,目前還有一部科幻小說,也在暢銷書排行榜上,名為《宿主》(The Host: A Novel),情節是一群外星人,來到地球,寄宿在地球人身上。女主角是唯一倖免者。
由此可見:外星人、吸血鬼、現實生活人物,三者間的界限,其實很單薄。愛恨的變化,各有其成因。善惡的分野,也只在一線之間。這可能是吸血鬼傳奇故事,除了文學、娛樂、商業的功能外,所傳達出來的另一項訊息。
【2008-10-29 世界日報 副刊】
|
| |
| |
|
|
| |
| 陳漢平,畢業於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,並獲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校區 UCLA 電腦博士學位,為傑出電腦科學家,及矽谷成功創業者。
閒暇之餘愛好寫作,科學是他的專業,文學是他的嗜好。
| |
|